首页

男主虐女奴

时间:2025-05-25 06:12:48 作者: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小小大蒜种出“辣”经济 浏览量:27442

  央广网盐城5月23日消息(记者顾炀威)五月,正值挖蒜的时候,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蒜香。大蒜是南阳镇的传统产业,走进吉兴村,万亩蒜田上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蒜农们弯腰挥铲,将一簇簇饱满的蒜头从泥土中翻出,剪柄、装筐、晾晒……绘就了一幅“蒜香”丰收图景。

  “过去种棉花,辛苦一年挣不到几个钱,现在种大蒜,每亩纯利润能有五千元!”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吉兴村党总支书记刘静指着成片的蒜田感慨。吉兴村拥有耕地7700余亩,全村大蒜种植面积达4500亩。青大蒜年产万吨以上,蒜薹年产5000多吨,是南阳镇名副其实的“大蒜第一村”。

  村里的飞宇家庭农场负责人施建兵承包了200余亩蒜田,种蒜已有6年。“今年蒜苗价格稳中有升,每亩营收五六千元不成问题。”他笑着说。家庭农场不仅带动了自家增收,更吸纳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务工,日工资150至180元。“我们村就种大蒜,在家门口干活,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村民王大妈在田间边剪蒜柄边说道。

  为提升产业韧性,吉兴村成立农业发展公司,自主经营43亩大棚青蒜,并与上海企业签订了订单,“我们的大蒜辣味足、品质优,检测合格无公害的有机大蒜能卖到3元一斤,较普通蒜价高出两倍。”刘静介绍,村集体计划带动周边种不动田的农户以土地占股经营的形式参与收益,预计每年为集体增收4万元,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2024年,村集体经营收入突破104万元。

  在稳固大蒜产业的同时,吉兴村正探索“多条腿走路”。村里试种虎皮椒、丝瓜、甘蓝等新品种,推广“订单农业+直播带货”模式,拓宽增收渠道。“先试种、后推广,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他们才会跟着干。”刘静说。

  产业兴旺的同时,吉兴村的人居环境也在悄然升级。“以前河道漂满水草,现在家家门口种果树,水清岸绿。”吉兴村以“河塘清洁、道路保洁、村庄整洁”为抓手,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庄焕然一新。

  从“看天吃饭”的棉田到“土里生金”的蒜海,小小蒜头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吉兴村正将“金蒜盘”越打越响,走出一条产业旺、生态美、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1985年,国务院批准将厦门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这年夏天,从河北正定南下履新的习近平踏上了这片热土,担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五洲青年大合奏”在纽约上演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院长杨爱君表示,天津戏剧博物馆与高校联合举办本次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暨签约揭牌仪式,是聚焦主责主业、发挥资源优势、精准双向赋能,推进高校与地方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的有效途径。下一步将通过项目化推进、品牌化打造,引导和支持更多青年学生走进戏剧博物馆、了解戏剧博物馆,投身实践、奉献社会。

新华社快讯:习近平同刚果(布)总统萨苏会谈

此外,柳江区还积极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将随机抽查的比例频次、被抽查概率与抽查对象的信用等级、风险程度挂钩,对信用较好、风险较低的企业可适当减少抽查。并完善企业信用修复配套机制,依法依规开展信用修复,提高信用修复效率。(完)

中国女排战胜美国队,迎巴黎奥运会开门红

世界看到了文化包容的新疆。龙狮表演与民族歌舞同台竞艺,中原大鼓与新疆手鼓和谐成趣,丰富多元的文化元素在喀什分会场汇聚融合,呈现一派生趣盎然的文化气象。新疆大地上,麦西热甫、黑走马、萨吾尔登等欢快歌舞,闹元宵、那达慕、赛马会、花儿会等节日盛会,饺子、烤馕、羊肉串、熏马肉等特色美食,天山南北皆是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生动注脚。

北京南站北枢纽出租车调度站启动试运行

云南教育出版社副社长杨峻提出,要重新激活与张曼菱合作过的联大影像资料,将这些不可再生的珍贵材料以多种形式传播下去,让更多的人认识大师,为大师所激励。(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